决定汉语语序的语义因素
胡明亮
一、绪言
语义和语用因素会决定句子中词语的相对位置。本文将探讨
决定汉语语序的三个因素:格角色(case role)、义域(scope)和时序
(temporal sequence)。①格角色指句子内名词短语或者介词短语
与动词发生的语义关系,例如施事、受事、时间等。义域指短语
的语义之间的包含关系。时序指事件实际发生的先后顺序。
管辖约束理论(government-binding theory)在描述汉语语序方
面取得很多成就,这方面可参看黄正德(1988)、李艳慧(1988)、汤
廷池(1988)等。李艳惠(1988)指出,汉语状语短语必须放在动词前
(左)边,就是因为“论旨角色”的授受方向是从右往左,她引
用了下列例句:
(1) a. 这件事他对我说了。
b. *这件事他说对我了。
例(1a), 介词短语“对我”位于动词前,从右边获得论旨角色。
而例(1b), “对我”位于动词后,没有获得论旨角色,所以不合语
法。
然而,论旨角色理论无法解释汉语的某些情况。例(2)中,介
词“对”换为“给”。
(2) a. 这件事他给我说了。
b. 这件事他说给我了。
例(2a),根据上下文,“(给)我”可以是目的(goal),也可以是受益
(beneficiary)。但是例(2b)只有在“给我”作目的讲时,句子才成
立。但根据论旨角色理论,例(2b)的“给我”无法从右边获得论
旨角色的。因此,例(2b)成立的事实,说明除了形式的规则以外,
决定语序的还有别的因素。
下面各节,我们就来看一下格角色、义域和时序对语序的影
响。
二、格角色
句子的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同动词发生的语义关系,必定会
影响句子的语序。我们先看动词前的情况。②
当动词前只有两个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时,它们的相对位置
比较灵活。也就是说,其中每个短语都可能出现在句首,如例(3)
所示。
(3) a. 他用钥匙开了门。
b. 用钥匙他开了门。
c. 他(把)门开了。
d. 门(被)他开了。
e. (钥匙)把门开了。
f. 门用钥匙开了。
例(3a),施事“他”在工具“用钥匙”前。例(3b),工具“用钥
匙”在施事“他”前。例(3c), 施事“他”在受事“门”之前。例
(3d), 受事“门”在施事“(被)他”之前。例(3e), 工具“钥匙”放
在受事“门”之前。例(3f), 受事“门”在工具“钥匙”之前。
但当动词前有两个以上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时,它们之间的
相对位置就会有很多限制。例(4)各句动词前都有三个名词或介词
短语。例(4)显示,施事可以放在句首(4a-b),或者放在第二位置
(4c-d),如果放在其他两个短语之后,句子就不成立(4e-f)。
(4) a. 他用钥匙把门开了。
b. 他(把)门用钥匙开了。
c. 门(被)他用钥匙开了。
d. 用钥匙他把门开了。
e.*用钥匙(把)门(被)他开了。
f.*门用钥匙(被)他开了。
例(4)各句说明,施事必须放在句子的第一位或者第二位。
短语与动词发生的语义关系也决定他们在动词前还是在动词
后。例(2)曾表明,“给”短语表示目的时,必须放在动词后边,
如例(5)(=例(2))。
(5) a. 这件事他给我说了。
b. 这件事他说给我了。
同样,表示来源的短语在动词前,表示目的或者终点的短语
在动词后,如例(6)和例(7)所示。
(6) a. 他从书店把书拿了。
b.*他到书店把书拿了。
(7) a. 他把书拿到书店了。
b.*他把书拿从书店了。
介词“在”可以表示静态的范围,也可以表示目的或者终点。
表示哪一种意思,要看“在”短语是在动词前,还是动词后,如
例(8)所示。
(8) a. 他在墙上跳。
b. 他跳在墙上。
可见,“在”短语表示范围时放在动词前(8a), 表示终点时放在动
词后(8b)。
三、义域
义域也会影响语序。本文用“义域”表示短语语义场的大
小。如果一个短语的语义场包括另一短语的语义场,那么第一个
短语的义域就比第二个短语的义域大。汉语总的倾向是义域大的
短语放在义域小的短语前边。③
当具有同一格角色的两个或者更多短语在句中处于相邻位置
时,其先后顺序取决于它们各自的义域。
(9) a. (在)美国(在)佛罗里达,我有房子。
b. *(在)佛罗里达(在)美国,我有房子。
c. *(在)佛罗里达(在)加州,我有房子。
例(9a),由于第一个短语“美国”的义域大于第二个短语“佛罗
里达”,故句子成立。例(9b), 第一个短语“佛罗里达”的义域
小于“美国”,故句子不成立。例(9c), 两个短语“佛罗里达”和
“加州”互不相属,故句子也不成立。
当然,动词前的相邻短语也可以是时间(10a-b)、施事(10c-d)、
受事(10e-f)。例(10)各句进一步证明汉语句子的大义域在前、小义
域在后的规律。④
(10) a. 今天四点钟有雨。
b.*四点钟今天有雨。
c. 十个学生五个买书去了。
d.*五个学生十个买书去了。
e. 两个窗户一个给打破了。
f.?一个窗户两个给打破了。
例(10a), 大时间“今天”在小时间“四点种”前,句子成立;例
(10b), 小时间“四点钟”在大时间“今天”前,句子不成立。例
(10c),“十个学生”在“五个学生”前,成立;反之,例(10d)把
“五个学生”放在“十个学生”前,不成立。同理,例(10e),
“两个窗户”在“一个窗户”前,成立;例(10f),“一个窗户”
在“两个窗户”前,不成立。
大义域在前的倾向,同样表现在被动词分开的两个短语之
间。请看例(11)各句。
(11) a. 十个学生走了五个。
b. *五个学生走了十个。
c. 车那个人开走了张三的(车)。
d. *张三的(车)那个人开走了车。
例(11a),义域大的“十个学生”在动词前,义域小的“五个
学生”在动词前,结果成立;但例(11b),两者位置相反,结果不
成立。例(11c),义域大的短语“车”在动词前,义域小的“张三
的(车)”在动词后,句子成立;而例(11d)两者位置对调,句子就
不成立了。
在“把”字句中,先大后小的义域规律同样适用,不论有关
短语都在动词前(12a-b),还是它们分别位于动词两边(12c-d)。
(12) a. 桔子我把皮剥了。
b.*皮我把桔子剥了。
c. 我把桔子剥了皮。
d.*我(把)皮剥了桔子。
同样,在“被”字句中,先大后小的义域规律也适用。如例
(13)所示,“桔子仍然需要出现于“皮”之前。
(13) a. 桔子皮(被)我剥了。
b.*皮桔子(被)我剥了。
c. 桔子(被)我剥了皮。
d.*皮(被)我剥了桔子。
例(13a)和例(13c), 将义域大的“桔子”放在义域小的“皮”
以前的位置,所以成立。而例(13b)和例(13d)都将“桔子”放在
“皮”以后的位置,故不成立。
同时带有“把”和“被”的句子,同样服从义域规律。下面
例(14a)和例(14c)遵循义域规律,所以成立;而例(14b)和例(14d)违
背这一规律,所以不成立。
(14) a. 桔子(被)我把皮剥了。
b.*皮被我把桔子剥了。
c. 桔子两个(被)我剥了皮。
b.*皮桔子(被)我把两个剥了。
四、时序
句子成分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客观事件发生的时间顺
序。这种反映表现在句子语序一般跟客观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同
(Lyons 1977:511)。例(15)两句引自Brown、Yule (1985:125)。
(15) a. She married and became pregnant.
b. She
became pregnant and married.
例(15a)的通常意思是“她”先结婚后怀孕;例(15b)的通常意思是
“她”先怀孕后结婚。就是说,英语的两种语序的确跟客观事件
发生的顺序一致。
汉语里,许多语序的变化,同样可以用时序原则解释(Tai
1985、1989)。如例(16)。
(16) a. 他开门进去。
b. 他进去开门。
例(16)的情况跟例(15)的英语句子非常类似:语序也反映了实际的
时序。例(16a),“他”先开门在进去,例(16b),则是先进去在开
门。
下面,我们主要观察以下时序对名词短语和介词短语的位置
的影响。
表示来源的短语位于动词前,表示目的的短语位于动词后,
如例(17)所示。
(17) 他从美国开车到加拿大。
第二节已经提到,“在”短语根据其格角色,或位于动词前,或
位于动词后。现将例(8)以(18)重新列出。
(18) a. 他在墙上跳。
b. 他跳在墙上。
例(18a), “在墙上”表示“跳”发生时“他”占据的位置,就是
说,“他”在跳以前就已经在墙上了,所以“在墙上”放在“跳”
前。例(18b), “在墙上”是“跳”的结果,就是说,“他”是先
跳后到墙上的,所以“在墙上”放在动词“跳”后。
同理,时间短语如表示事件或者状态出现时的时间,就放在
动词前;如表示事件或者状态延续的长短或者次数,就放在动词
后。如例(19)所示。
(19) a. 他昨天病了。
b. 他那三次病了。
c. 他病了三天。
d. 他病了三次。
例(19a),时间名词短语“昨天”指开始病的时间,就是说,病的
发生不早于“昨天”,所以“昨天”放在动词“病”前。例(19b),
短语“那三次”指病发生的三个时候,也许是大家那三次郊游的
时候,所以也放在动词“病”前。例(19c), 短语“三天”是病持
续的时间,即先有病,后有“三天”的结果,所以“三天”放在
动词“病”后。例(19d), 名词短语“三次”是病的累计次数,也
是病的结果,所以也放在动词“病”后。
根据戴浩一(1989)的观察,时序也可以是经过说话者主观化
(conceptualized)的抽象顺序。就是说,说话者将自己头脑中对世
界形成的主观顺序强加在句子上,以语序表现出来。例(20)的
“双主语”句就说明这种情况。
(20) a. 张三父亲有钱。
b.*父亲张三有钱。
虽然客观世界并没有领属者在先、从属者在后的时序,但说话者
在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个主观时序。例(20a)符合这一时序,成
立;而例(20b)违背了这一时序,所以不成立。
五、不同语义因素之间的关系
第二、三、四节分别讨论了汉语的格角色、义域和时序这三
种语义因素对语序的作用。在实际语言运用中,这三种因素之间
又是互相联系的。它们对语序的作用有时会彼此加强,有时又会
相互矛盾。
在说话者的心目中,某些格角色显得比较生动(salient),所以
其在主观时序的位置也比较早。第二节例(4)说明,动词前有多个
短语时,充当施事的短语必须位于第一位或者第二位,而其他短
语并无这种限制。这说明,施事在说话者心目中较为生动,其主
观时序的位置较早,其在句子中的位置也较早。
来源和终点的相对位置,也反映了格角色和时序的关系。请
看例(21)。
(21) 他从墙上跳在地上。
义域规律和时序规律互相有联系,有时作用一致,互相加
强,如例(22)。
(22) 他今天买了一本书。
例(22a), 时间短语“今天”的义域大于买书的时间,故置于动词
“买”前。从时序来看,“买书”不会早于“今天”表示的时
段。所以,例(22a)既符合义域规律,又符合时序规律。
不同的语义因素也会互相矛盾。赵元任(1968:72)提到,动词
所表示动作的方向会从主语(subject)到宾语(object), 如例(23a)所
示,也会从宾语到主语,如例(23b)所示。⑤
(23) a. 十个人吃两磅肉。
b. 两磅肉吃十个人。
'Two pounds
of meat are enough for ten people.'
例(23a),施事“十个人”在动词前,受事“两磅肉”在动词后,
符合施-动-受的规律。但是例(23b)却将受事放在动词前,将施
事放在动词后。这该如何解释?李英哲(1973:133)指出,例(23b)成
立,是因为动词“吃”的语义将“两磅肉”和“十个人”的语义
(即我们所说的格角色)分别限制为受事和施事。就是说,“十个
人”必须是吃者,“两磅肉”必须被吃。这没有错,但我们还可
以用主观时序的规律来解释。例(23a), 施事“十个人”被主观化
为语境中的起点,故放在句首。例(23b), 受事“两磅肉”被看作
语境中的起点和主题,故放在句首。可以说,在例(23b)中,时序
规律与格角色规律冲突,但又克服了后者,使句子仍然“有解”。
当然,“吃”的意思就变成“够……吃”了。
最后,我们再看一下时序战胜义域的情况(24a-b).
(24) a. (在)那个班张三最用功。
b. 张三(在)那个班最用功。
从义域上看,“那个班”包括“张三”。例(24a),符合义域规
律,句子成立。例(24b), 义域小的“张三”放在义域大的“那个
班”前边,句子也成立。这是因为,“张三”虽然义域小,但被
主观化为话语中先出现的主题,而“那个班”被主观化为后出现
的次主题。所以,例(24b)中,主观时序虽然与义域规律冲突,但
又可以战胜后者,使句子成立。
六、结语
本文试图说明,汉语的语序受格角色、义域、时序等语义因
素支配,亦指出这三种因素在影响语序时,会互相加强或者互相
冲突。如果将这些语义因素跟形式规则和篇章规则联系起来,进
一步研究,那么对于了解汉语的结构,了解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异
同,会有很大帮助。
注释:
①管辖约束理论中case和scope的用法,请参看宋国明(1997)。
本文与其不同。
②各种“格角色”,请参看Chafe(1970)的定义。
③本文的“义域”与戴浩一(1985、1989)类似。
④严格说来,例(10)各句的第一个短语跟动词没有直接的语
义关系,它们作为句主题,通过跟动词有直接语义关系的第二个
短语,间接地跟动词相关。例(11)的情况类似。
⑤这里按照惯例,将赵元任(1968)英文原文的subject和object
分别译为“主语”和“宾语”。其实更合适的翻译应该是“施事”
和“受事”。
参考资料:
Brown, Gillian、George Yule(1985): 《Discourse
Analysis》,
Cambridge。
Chafe, Wallace(1970): 《Meaning and the Structure
of
Language》,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。
Chao, Yuen Ren(赵元任)(1968): 《A Grammar
of Spoken
Chinese》,Berkeley & Los Angeles, California: University of
California Press。
Huang, C.-T. James(黄正德)(1988): 《Wo Pao
de Kuai and
Chinese Phrase Structure》,《Language》, 64.273-311。
Li, Yen-hui(李艳惠)(1988): 《Chinese Postverbal
Constituent
Constraints》,第二届世界华文教学研讨会论文。台北。
Li, Ying-che(李英哲)(1973):《Review of〈A
Grammar of
Spoken Chinese〉by Yuen Ren Chao》,《Journal of Chinese
Linguistics》, 1(1).126-152。
Lyons, John(1977): 《Semantics》,Cambridge。
宋国明(1997):《句法理论概要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。
Tai, James H-Y(戴浩一)(1985): 《Temporal Sequence
and
Chinese Word Order》,John Haiman编《Iconicity in Syntax》,
49-72, John Benjamins。
Tai, James H-Y(戴浩一)(1989): 《Toward a Cognition-Cased
Functional Grammar of Chinese》,戴浩一、薛凤生编
《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》, 187-226页,中文教
师协会。
Tang, Ting-chi(汤廷池)(1988):《Universal
Grammar and a
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》,第二届世界华文
教学研讨会论文。台北。
(英文原文曾于美国东南部语言学会1990年会宣读,2000
年译为汉语,有改动)